導語:1955年,新加坡華人開始籌建南洋華人的第一所大學——南洋大學,由新加坡福建會館的會長陳六使(陳嘉庚族侄)先生牽頭,立即得到了廣大南洋華人的熱烈響應,從達官貴人到販夫 1955年,新加坡華人開始籌建南洋華人的第一所大學——南洋大學,由新加坡福建會館的會長陳六使(陳嘉庚族侄)先生牽頭,立即得到了廣大南洋華人的熱烈響應,從達官貴人到販夫走卒都踴躍捐錢,甚至有拉洋車的義拉,舞女義舞,妓女義賣,所賺的錢都捐給南洋大學。
![]()
在整個南洋華人(包括印尼和馬來的華人)的支持下,南洋大學籌款委員會迅速籌集了2000萬元的巨款,其中,陳六使個人捐款500萬元。當時在新加坡建一座圖書館才50萬,一座教學樓才30萬元,所以2000萬的巨款已經足夠多,可以興建大學了。
![]()
(陳六使先生) 由于當時的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都是英國殖民地,尚未獨立,英國殖民者不支持辦學,也不給頒發辦學許可證。于是,南洋大學只能在南洋大學有限公司的名義下興辦,即使這樣,南陽大學也堅持興辦下來。 后來,新加坡從馬來西亞獨立,新加坡由“海峽華人”掌控,新加坡政府以馬來語為國語,大力推行英文教育,華語只能作為外語來教授。于是,南洋大學受到打壓。
![]()
由于南洋大學堅持華語教學,在新加坡的辦學越來越困難,終于在1980年徹底停辦,并入了國立新加坡大學。1981年,南洋大學被拆毀,在原址上興辦了南洋理工大學。 南洋大學共堅持辦學25年,為社會培養了12000名優秀畢業生,他們已經成為新加坡各方面的精英。南洋大學的辦學史,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南洋華人的奮斗史。迄今為止,南洋大學是海外唯一的一所華語大學。
![]() |